走到這裡有多久了,我並不清楚,看似很長,但其實很短。

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反覆的觀察,
才發現語言上的不同調原來會造成這麼大的問題,
那天去星巴克時,有約L出來聊聊近況。

他最近換了跑道,加入房地產業,
雖然每天這樣跑來跑去的很累,
但是他說,他覺得很快樂也很自由。

跟他談話的過程中很快樂,雖然能說的東西不多,
(畢竟領域差距很大,他熱愛漫畫而我熱愛文學。)
但是他每一次形容一件事情、一個人的時候的用法,
總是幽默。

我這才想起當初喜歡他的理由。

那時候這麼堅持,明明痛到幾乎粉身碎骨仍然努力追逐,
原來我喜歡的是,他說話時那種幽默感與直接。

以前總認為聊天聊天,聊著心也就跟著被聊走了。
聊天是一種神祕且神聖的儀式,表達的方式、用詞、語氣,
都會大大的影響整個聊天過程裡給人的直接感受,
喜歡跟L漫無目的的亂聊,難道不就是因為在這樣的過程裡,
我可以得到一點點稀薄、微不足道,卻又總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快樂嗎?

如果用一些特定的方式來形容,
那麼,跟L聊天是種幽默;
跟G聊天是種哲學的交流;
跟阿雙聊天,則是一種生活的交換與分享。

於是我忍不住的想,那麼,我給人的感受又是什麼呢?

這並不取決於聊天的內容,
而是表達的方式。

L的表達是幽默的,不論談論工作、生活、感情都是。
G的表達是哲學的,不論談論家庭、事業、孩子。
阿雙的表達則是一種很純粹的、平實的,卻又多變的。

說起來我很難定義阿雙聊天的方式。

他認真起來的時候,是絕對的就事論事,
所有發表的想法感言永遠都那麼精闢入裡,
然而我喜歡的地方也在於,他對於不熟悉的,
不會急於證明,自己都懂。

他說,不懂就是不懂,沒必要假裝自己很瞭解。

於是我也習慣了會提出不少奇怪的想法與議題跟他討論,
有時候我會得到很豐富的收穫,他用他的經驗、看法告訴我他所認為的,
並且舉出了不少實證。

但是有時候我也會一無所獲,當他其實對我提出的東西並不太熟的時候。

我永遠不知道,他懂得的東西到底有多少,
但我喜歡的,卻是他在談論上的一種謙卑的態度。

我想起了密絲飄寫的那段文:
「年紀大一點的男人就不一樣了,他們懂得微笑傾聽、他們懂得鼓勵、
他們因為有自信懂得比妳多,反而不會急於證明自己是老大。」

每個人努力充實自己的原因,都不應該是為了比較。
急於證明卻又懂得不夠多的時候,往往下場都會非常難堪,

就像有些人,發表反駁言論時,
總是可以條理分明的一條一條列出,
不論是從現實生活面、理想面、假設結果、甚或是實證後的結論,
他們有能力分析,且邏輯清楚明確、舉一反三,
讓你就算不信服也不行。

可是有些人,一昧的只會說,
我做了什麼、我覺得是什麼、我聽見的是什麼,
沒有內容、沒有思想、沒有足以說服人的理由,
毫無邏輯且情緒化的言論,讓人看了就感到戰力低微。

但可惜的是,這樣的人,反而以可怕的速度大量成長,
他們支持自己的言論的同時,也關閉了自己的雙眼與耳朵,
拒絕接受任何反派的論調,好像只要一昧的相信著,就不怕被打倒。

可是如果你堅持相信的真的這麼好,
為什麼要害怕反對聲浪的言論驗證呢?

充實自己是為了讓自己懂得的事物更多,而不是為了比別人還懂,
如果只是為了比較,那麼你聽見反對的言論時,就會產生強烈的情緒波動,
通常我們用文學來說明叫做「惱羞成怒」或者平實的表達為「不爽」。
但如果是為了更了解,那麼你就會知道,啊...原來還有這樣的說法!

你閱讀的心態正確嗎?
在聊天與表達的過程裡,你用了正確的方式了嗎?

我每每都在讀完一本書以後發現,
原來我懂得還不夠,遠遠的覺得自己太薄弱,
於是更加的努力去追逐。

當然,我還是要感謝一下我這群朋友。
謝謝你們知道我是那種沒痛過就是不知道要閃的人,
所以儘管發出警告了,我撞了一身傷,
卻還是願意接納我、安慰我、鼓勵我。

雖然有時候還是討厭你們事後又放了冷箭,
但是我很開心能夠認識你們。

謝謝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gem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